2013春天鹽鄉單騎
3月24日就是去年我們騎車台中回來的同一天
我作完禮拜,開車下台南夜宿我兒子的宿舍
3月25日禮拜一;我吃了一肚子的虱目魚粥後出發
八點半由安平接台17線往北騎,經台南科學園區,
過曾文溪後左轉進台江國家公園的黑面琵鷺保育區
回台17線被岔路的木棉花道所誘騎進去,
一過將軍溪看到往學甲的指標沿將軍溪堤防旁到了學甲
再吃虱目魚後,去看了學甲慈濟宮名師葉王的交趾陶
這廟我三十年前有來拍過幻燈片,中午再沿南171線到北門
太熱了我在路邊五營小廟旁大樹公下休息了一陣
在北門上了全國最高檔的五星級公廁,是嘉南景管處館直營的
寬敞、乾淨、帶太陽能發電、有專人打掃
過去開車下臺南都會走海線為了參觀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
每次到這「憐憫之門」都肅然起敬
這次用最敬畏的方式 — 騎車而來對我別具意義
台灣光復初期,台南沿海鹽分地帶產生一種怪病
腳會開始麻痺,到最後痛不欲生必須截肢已保命
就是被稱為國恥病的烏腳病
因沿海地帶無自來水,居民飲用的地下水含有高濃度的砷
當時國民政府剛逃難到台灣,對此束手無策任憑病患哀鴻遍野
一位當地的醫生求援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士
就此開始臺灣最可歌可泣的醫療與救助過程
直到政府有能力時才接手,當時的免費診所就叫「憐憫之門」
現在烏腳病已根除,老醫師也退休,教會也功成身退
他的診所、救助中心、自力謀生用的工廠,這些閒置空間
加上北門嶼教會,台南縣政府將它列為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
成為嘉南風景區內最感人的觀光元素
離開北門去看多鹽份地帶的信仰中心南鯤身代天府
我已故的岳父曾是這裡的理事
我曾經把代天府對照憐憫之門寫過宗教比較的文章
當年這所廟宇香火鼎盛,廟蓋得金碧輝煌
但烏腳病肆虐的期間並沒有出一點的力
只讓那些無力謀生的截肢的病患在他的廟口行乞
離開南鯤身穿過布袋到東石,原本要到鰲鼓溼地
但因體力耗盡,時間也晚,我在東石村路口就折返
夜宿單車客最常去的海王星旅店,一晚六百不附早餐
飯店外面就是7-11也有小吃餐廳很方便
在旅店遇到兩個香港來環島的年輕車友
對我這難過花甲的單車客相當崇拜
3月26日天一亮我去拜訪布袋嘴文史學協會老友
參觀他們經營的洲南鹽場
上世紀九○年代末期,台灣在地文化工作風起雲湧
布袋嘴一群有志之士也成立工作室,將布袋打出「鹽的故鄉」之名號
可惜2000年布袋鹽廠停止產鹽,不過在他們的努力下
2004年租下這片鹽田,和幾位有心的老員工將晒鹽製鹽的傳統留下來
這個鹽場不只是象徵,還很受親子和年輕人的歡迎
回程騎往雙春濕地公園但沒開門,不過看到壯觀的南洋松行道樹
還有台灣唯一學生要養虱目魚的雙春國小
還看到一位醫師鋪橋造路的愛心典範
過北門後接台61線,中途有拐去龍山漁港和六孔遊憩區、七股瀉湖
十二點多回安平,騎到赤崁樓旁吃午餐,隨後二輪接四輪回淡水
第一天下午有強逆風很累,第二天無風可順卻有烈陽
鹽份地帶極目所及,無山無樓、空曠無垠
是個讓人有好心情的地方,但也很容易失去方向感誤走岔路
另外沿途都有風景區的標識看來很誘惑人,
但一拐進去來回就三十公里,會把體力耗掉
嘉南地區應該適合冬天騎車,年底會再來